萎缩性胃炎,这专方从不失手, 助力胃黏膜修复!
文/罗华昌中医
古中医防未病,保民众大健康。图片
萎缩性胃炎在临床颇为常见,西医认为其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、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、胆汁反流等因素相关,这些因素反复损伤胃黏膜,导致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,甚至伴有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,影响胃的正常功能。从中医角度看,本病多属 “胃痞”“胃脘痛” 范畴,其发生与饮食不节、情志失调、劳逸失度、脾胃虚弱等密切相关。饮食不节,如过食辛辣、生冷、油腻之物,损伤脾胃,运化失常,痰湿内生;情志失调,肝气郁结,横逆犯胃,胃失和降;劳逸失度,耗伤正气,脾胃虚弱,气血生化不足,胃黏膜失于濡养;久病体虚,脾胃功能减退,均可导致胃黏膜受损,日久引发本病。
其常见症状有胃脘隐痛、胀闷不适,进食后尤甚,或伴嗳气、反酸、嘈杂、食欲不振,部分患者可有乏力、消瘦、大便不调等表现。
《素问・举痛论》曰:“寒气客于胃肠之间,膜原之下,血不得散,小络急引,故痛。”《景岳全书・心腹痛》亦云:“胃脘痛证,多有因食、因寒、因气不顺者,然因食因寒,亦无不关于气。” 可见,脾胃功能失调、气血不畅是本病的关键病机。
针对萎缩性胃炎,我常常采用白芨 15 克、浙贝母 15 克、五灵脂 15 克、海螵蛸 15 克为基础方调治。白芨苦甘涩,性微寒,能收敛止血、消肿生肌,其所含的白芨胶可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,促进黏膜修复;浙贝母苦寒,能清热化痰、散结消痈,可减轻胃黏膜的炎症反应;五灵脂甘温,能活血止痛、化瘀止血,可改善胃黏膜的血液循环,促进瘀血消散;海螵蛸咸涩温,能收敛止血、制酸止痛,可中和胃酸,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,同时促进溃疡面愈合。四药合用,共起收敛止血、制酸止痛、活血化瘀、生肌修复之效,从而助力胃黏膜修复。脾主中州,为仓廪之官,胃为水谷之海,二者相济,生化气血。久则脾失健运,胃失和降,中焦滞塞,气不布,血不行,肌膜失养而萎。白芨敛肌,螵蛸固胃,贝母散郁,灵脂通瘀,四味相协,助中宫复健,脾气归位,胃腑自安。
若患者气虚明显,见神疲乏力、气短懒言、舌淡苔白,可加黄芪 20 克、党参 20 克、白术 15 克,以益气健脾;若气虚兼有湿气,见脘腹胀满、大便溏薄、舌苔白腻,加黄芪 20 克、党参 20 克、白术 15 克、茯苓 15 克,以益气健脾利湿;若食欲不佳、进食不下,加砂仁 6 克,以化湿开胃;若口苦口干,或检查有幽门螺杆菌感染,加黄连 6 克、黄芩 10 克、甘草 6 克,以清热燥湿解毒;若睡眠不好,加酸枣仁 15 克、远志 10 克,以养心安神;若有胸闷,加郁金 10 克、陈皮 10 克,以疏肝理气宽胸。
需要注意的是,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,以上方药仅为基础参考,具体用药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。每个人的体质、病情不同,用药也会有所差异,故建议患者寻求专业中医面诊,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,真正做到千人千方,从而更好地促进胃黏膜修复,改善病情。
身体不适不知咋辩证?公众号留言,我为你专业分析
亲爱的各位网友,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本公众号的关注。
在交流中,我发现不少朋友面对身体小状况时,不知如何应对,也不了解自身中医辩证类型,存在健康困惑。
现向大家说明:欢迎在留言区留下健康问题,我会依据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,为大家做辩证分析。
但因网络交流限制,无法面对面详细诊断,所以我只能提供辩证思路,不能给出具体用药指导,望理解。
我会每天挑选并回答 几个网友的辩证问题,认真对待每一条留言并详细回复,希望能帮大家了解身体,树立正确健康观念。
本文内容原创,如有转载请标明 “转自中医罗华昌公众号”,侵权必究。最后,希望朋友们再关注《杏仁弘道》及《华康中医综合诊所》两个公众号,里面的内容同样精彩!
版|权|声|明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上一篇:我的即夢AI創作
下一篇:没有了